王局之吃点好的系列

王局王志安在推特上的吃点好的系列一直被人吐槽,不知道他是怎么拍照的,反正不管是便当还是炒菜,都显得很难看,让人看了毫无食欲。

估计王局是手机竖着随手一拍,也没调整就发上网了。咱帮他调整一下,看看这些吃点好的有没有好看一点。

手动对焦

DSC_4065
Purple Flowers

最近学习了不少风光摄影的油管视频,研究了对焦方法。之前拍的风景照放大后总感觉不是很清晰,看了介绍对焦方法的视频后,总结一下自己的体会。

之前基本是把单反相机当成了傻瓜机在用,把相机设定在风景或者人像上就自动拍,效果一般吧。现在的手机拍照功能增强后,在小屏幕看手机照片效果可能还更好一点。在看了视频之后,看来要让单反相机发挥效用,还是需要手动控制一些功能。

拍风景有几种对焦方法,但实用性还需要自己掌握。为了方便,有的摄影师就用无限远对焦。有的摄影师拍几张不同距离对焦的照片,然后合成,据说这种方法可以保证照片远近都清晰。这些对焦方法我还没有学会,目前只学会了控制对焦点。之前相机自动对焦,就无法拍出上面的照片,大概率相机会用小光圈,忽略前面的花,主要对焦后面的物体。现在手动控制对焦点后,我对焦在我想要拍清晰的物体上,加上用大一些的光圈虚化一点背景,就是上面的照片效果。

这里还有一张拍的发芽的嫩叶,自动对焦的话估计会对焦在天空,无法拍清近景的树叶。

Spring comes at Auckland Botanic Gardens
Spring coming to Auckland Botanic Gardens

一棵大树

P1070788_HDR_1
Tree

最近要尝试包围曝光,发现我的老相机松下 FZ-20 有自动包围曝光功能,但是入门单反尼康D3100没有。昨天出去尝试一下, 用三脚架,有自动包围曝光功能的相机拍出来的照片完全相同,而手动更改曝光的单反相机拍出来的照片还是有轻微的不同,导致三张照片合成出来的照片模糊了。

更多的网络相册

 Yahoo!关闭了相册服务,不过新的相册还是不断出台,这不,新浪最近也推出了新浪相册。咋一看界面呢,和中国雅虎的相册差不多,上面有一些“网络美女”的照片,还有一些网民的大头像,蛮像交友网站的界面的。

新浪相册的免费用户每个月可以上传100兆的照片,以专辑的方式保存,和以前的网易相册、现在的Picasa Web Albums类似。新浪相册不支持外链,我试着看看原图,但是发现原图都很小,所以不清楚新浪相册是否支持保存原尺寸的照片。

另外发现Mofile也推出了照片分享服务,一开始Mofile提供的是网络硬盘,虽然只有32M(后来增加到64M)的容量,不过1G的临时空间还是有一定用处的。后来Mofile的方向转为视频共享了,现在又增加了照片共享,而原来的网络硬盘从7月3日起已经取消了共享功能,成了类似网易硬盘一样的文件保管箱,看来它的网络硬盘离取消也为时不远了。

Mofile的照片共享的界面看上去趋向于web 2.0,比较简洁。目前因为刚上线,所以似乎没有任何限制,上传量无限,支持不同规格的外链、可以保存原图、支持幻灯片浏览方式,也没有帮助可查,一副刚刚开始的模样。

国内的相册服务倒是不少,但是要么很烂(雅虎、网易),要么让人不放心(Yupoo巴巴变Mofile),对他们能否长期生存有疑问。新浪相册,象新浪的博客一样,是不能满足我的要求的,说不定搞搞也会停止的,就像网易相册,虽然曾经自吹“中国相册第一品牌”,但是公司的战略重点不放在这上面,搞不好马上也要关门了。

dpnet迪派数码冲印

上个星期使用了迪派数码冲印,谈谈自己的感受。

优点:价格便宜,6寸的照片0.55元/张。我曾经冲过0.69元一张的,但是第二次後发现质量不好就不去了。然后在欧尚超市里面的柯达冲印店冲印,0.79元一张,虽然贵点,但是时间快,买了东西後就能拿照片了。照片上传速度也比较快。

缺点:需要运费5元,这样最起码要冲印20张以上才合算。冲印时间也比较慢,星期六上传照片下单,但是看订单状态似乎到了星期一才处理,到了星期三才收到,本人的地点就在上海边上的城市。不送小相册,一般外面的冲印店都回送一两本小相册,根据照片数量而定,但是我冲印70+张照片也没有,不能不说是遗憾。

质量:怎么说呢,经过迪派的调色,所有的照片饱和度和锐度都大大增强,一般的旅游照片看上去很鲜艳,随之而来的问题是,照片的高光部分变得过曝,失去了细节。我觉得迪派的调色是不是用得过狠了。

解决方法:根据照片本身的质量决定是否由迪派调色。如果照片拍得不是很好,就请他们调色。如果照片基本曝光准确,自己现在电脑处理一下,不要迪派调色。

最后希望迪派加快订单处理速度,改进照片调色,送给客户小相册。

Flickr上的名人

这段时间看很多flickr,也加了一些人作为联系人,这样可以看到他们新上传的照片。在浩瀚的flickr图海中,我们自然希望看到那些受人欢迎的优秀的照片,在flickr小组和豆瓣的flickr小组中也看到网友推荐的摄影家,可惜flickr本身没有一个摄影家排行榜。不过网上自有其他人做的排行榜 – flickstrs,这是一个发现那些热门摄影家的好地方,排名算法不太清楚,好像根据其联系人的多少和explore中的照片数量决定的。鼠标点到摄影家的名字上,右边会显示他(她)的10张照片。

还有一个flickrz.info,对一些热门的摄影家进行了采访,也是一个了解优秀摄影家和照片的地方。

一些关于摄影的评论

豆瓣摄影小组看到的一篇文章,我摘了一些我觉得有意思的片段,对提高拍照水平有点帮助,我想。我都不敢说摄影了。

  1,别太把相机当回事。那句什么“重要的是镜头后面的大脑”已经被说滥了。我并不想完全重复这句话的意思。
  
  金庸小说里提过一点,同样是少林寺最基本的罗汉拳,小和尚使起来只是普通拳法,少林方丈使出来却可以横扫四方。在我们埋怨自己的相机和镜头不够好的时候,应该先想想,我们有没有把它的效能发挥出了几成,可不可以用它拍得更好些,能不能让自己的感情和这部相机的肌理融合的更好些。
  
  如果没有大光圈就放弃虚化,拍些实实在在的东西,比如光影交错,明暗对比,建筑,城市。如果没有长焦就拍些近点的东西,甚至多走几步,当是锻炼身体。看到公园里漂亮的女子,儿童,大大方方的告诉人家想拍张照片,以后EMAIL回送。
  
  同样,在我们准备倾己所有去买一些昂贵的相机和镜头的时候,应该先想想,自己的水平是不是能配得上它。我见过很多网友发的一些测试好镜头的照片,那叫一个惨不忍睹。你们拍测试照也应该拍的好点,最起码基本的构图要保证啊,那种照片拿出来也不觉得是在糟蹋镜头。摄影沦为器材发烧,本身就是件煮鹤焚琴的事。
  
  2, 别太把真实当回事。有些人一提到摄影就想说真实。拜托,摄影的本质是艺术,是用你的心记录你看到的。纪实摄影只是摄影的一种,不是全部。就好象以逼真见长的古典主义绘画也只是绘画的一种一样。所以,你镜头里出现的所有一切,想怎么拍就可以怎么拍,想怎么处理怎么处理,只要能表现出你的思维和想法。

  甚至可以说,一个只会按快门而不会后期的人,永远都不能算真正会摄影。
  
  3, 别太把摄影当回事。阿玛尼很多年前就开始不看时装发布会了,而转去看戏剧,电影,美术展览等等。摄影就和绘画一样,光靠技术永远成不了一流,只有内在充实了,才能拍出真正的好照片。
  
  而充实内在,就必须关注摄影之外的东西。比如说,我自己本身喜欢建筑,花了很多时间研究建筑,摄影也多是拍建筑。如果你喜欢拍纪实,就应该多去培养观察力,多去了解社会,读些人文的东西。如果你喜欢拍美女,就应该多去看看时尚类的杂志,一方面参考别人拍摄技巧,一方面去了解服装的搭配和化妆,以便更好的指导你的拍摄对方。如果你喜欢拍人体,就应该去多看些舞蹈节目结识舞者,了解人体曲线,指导你的拍摄对像摆POSE,诸如此类。
  
  一个人只有本身具备了人文情怀和美学修养,才能拍出兼具人文和美感的照片。

  4, 别太把别人当回事。这里说的别人,主要是指广大的国内摄影爱好者。并不想太过贬低自己的同胞,但实际上中国式摄影在我眼里基本就等于媚俗。
  
  老外们经常奇怪,为什么中国人拍人体摄影总喜欢拍出那白花花的一堆肉的效果。随便找一个国外的人体摄影师都没这种拍法的。拍MM也是,也不管对方到底是什么气质,动不动就喜欢来个虚化,以求明亮清晰即可。

  上次在POCO看到一帮摄友和MM在上海南站拍的照片。上海南站是法国国家铁路局和国内合作设计的,算是上海一个不错的新建筑了,居然就这么被他们生生的虚化了。更让我受不了的是,那么难看的MM他们居然还按的下快门。
  
  难怪有人评价中国摄影整体就是一种媚俗的唯美主义。中国摄影不流行特立独行,而是流行一帮人子背着十几斤的器材一起去哪座山头拍哪颗树,拿着长枪短炮去哪个公园拍哪个MM,然后互相吹捧兼攀比器材。一讲搞创作就要往青藏高原跑,一讲搞艺术就想让MM脱光了来人体艺术,一讲弄严肃就喜欢往最偏远的农村和民工工棚里钻。
  
  请问,你们真正用心拍摄过你们生活的城市,你们每天经过的街道,你们每天居住的家,你们十步之内的芳草吗?

the Window


the Window
Originally uploaded by Simple Dolphin.

过年期间有空看看Flickr,看到很多具有视觉冲击的照片。也想出去自己拍一些照片,但是似乎看不到什么景色,我想这是眼光的问题,这也办法一下子提高,只能多看看别人的照片慢慢揣摩了。

这是一个上海女孩在苏州拙政园拍的,用的也不是什么高级相机。照片肯定剪切过了,但是看到照片的时候感觉很有些意思,光线、色彩、窗户的线条都很好,看上去很舒服。